1、佛家果位分大乘三种和小乘四种。
2、小乘佛教:共有四个果位,分别是阿罗汉、阿那含、斯陀含和须陀洹。
3、大乘佛教:共有三个果位,分别是佛、菩萨和阿罗汉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4、原始小乘佛教,按照从低到高,有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。
5、原始佛教没有菩萨这个名词,菩萨是后人创造的。
6、释迦摩尼认为佛就是觉悟的人而且只能有一个佛,他认为一切烦恼就是心创造的,只要抛弃一切欲念才能获得心的解放,心解放了就没有烦恼了。
7、2、小乘里面最低的须陀洹,是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阶,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,三果阿那含,七次往返後证四果阿罗汉,方断尽见思烦恼而永脱轮回。
8、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“见惑”,证得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(畜牲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)。
9、扩展资料:小乘佛教并非指古印度所有的部派佛教,古印度各个部派佛教记载中,都有很多大乘思想和教法.上座部中也有很多大乘教法的部派,称为大乘上座部.大众部中更传承了很多大乘教法.公元前一世纪大乘佛教超过小乘成为佛教主流,却不能说之前的就都是小乘。
10、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,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,是大的车乘之意。
11、在佛教声闻,缘觉,菩萨的三乘教法中,菩萨乘(或佛乘)为大乘教法。
12、大乘佛教亦称“大乘教”,略称“大乘”,梵文音译“摩诃衍那”、“摩诃衍”等。
13、参考资料:果位-百度百科。
本文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有帮助。
关键词: